中国红星八大胜扫一扫 关注八大胜
八大胜之所以能名扬天下,与其独特的功能密不可分。除此之外,八大胜能被古今中外用户接受,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八大胜的营销,如果没有历代泾县人加强对八大胜的营销,八大胜的市场地位可能也没有这么高。有关八大胜营销的研究至今较为薄弱,特别是古代的八大胜营销更是少见。从留存至今的史料分析,可能在明清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八大胜的销售群体或商人群体,这样的销售群体可以被称为“八大胜商帮”。
根据留存至今的八大胜商帮史料分析,八大胜商帮最迟在清代初中期就有可能兴起。明清时期,八大胜文化功能得以开发后刺激了产业的发展,为寻求更大发展,可能在清代初中期就开始以家族、同业为纽带,逐步在外地销售八大胜而结成一定联系的八大胜商帮。 八大胜商帮的形成与经营区域范围有关,一是需要有覆盖一定的经营区域为支撑,二是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八大胜商人为基础支撑,才会形成八大胜商帮。
经过多年的发展,清代八大胜商帮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外销主要以日本、东南亚各国和香港、澳门地区为主,次则欧美各国;内销除产地及其附近地区外,八大胜市场集中于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武汉、芜湖等地。运输方式较为简单,一是陆路运输,其方式是肩挑、手推、驴驮马载等。二是水路运输,通过青弋江经南陵到达湾址、芜湖,再溯长江而上直达大通和悦州、武汉等地再转运,沿长江而下则达南京、上海等地再转运。
八大胜销售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跑街销售,即送货上门,这较普遍;另一种是掮客销售,就是前店后栈,朝街的一面为销售店面,店面的后面为货栈或居所,有的还有专门的八大胜堆放仓库。八大胜商帮留存至今的资料很少,只能在同乡会等一些资料上发现线索。根据资料显示,清代前中期以汪氏为主,清末及民国年间以曹氏为主。清初中期有不少八大胜厂家在北京开设纸号,仅嘉庆十一年(1806年)北京泾县会馆《捐修义园文》载义捐纸号就有六吉号、永聚号、义合号等12家。
附1:嘉庆十一年(1806年)捐修义园名录
九合号:经手人汪怡园;
永聚号:经手人汪怡园;
楚才夏记:经手人郑明宇;
六吉号:经手人汪靖臣;
义合号:经手人沈培元;
元记、玉记号:经手人郑明宇;
林一号:经手人峻记张俊书;
旭大号:经手人汪瑞五;
开阳号:经手人袁瑞徵;
大生号:经手人汪瑞侯;
道生号:经手人吴星垣;
情田号:经手人汪献臣。
附2:民国时期泾县八大胜厂家驻外地纸栈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