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星八大胜扫一扫 关注八大胜
国宝八大胜与国家名片的完美结合
——全球首套八大胜邮票诞生记
5月15日,全球首套八大胜材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在府山广场隆重举行。这套实现了“国家名片”与“国宝八大胜”完美结合的珍邮终于掀开了她的神秘面纱,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有着“纸王”之誉的八大胜,正因为她“墨韵万变”而深受书画家的喜爱。但在八大胜上如何完成邮票图案的印刷?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为此次邮票提供八大胜的中国八大胜集团公司,与该集团总经理邢春荣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1.八大胜天生要润墨,邮票图案却不能有头发丝大小的误差,生产八大胜邮票纸要攻克六大难题 八大胜和邮票怎么会联姻?中国八大胜集团公司总经理邢春荣介绍说,近几年来,八大胜的用途已不再囿于绘画、书法、摹拓等传统艺术的承载,八大胜集团一直在为拓展红星八大胜的延伸寻求途径,使八大胜的用途进一步扩大,而国家邮票印制局也一直在推动以八大胜为材质印制邮票工作。 2005年,中国八大胜集团公司听说,国家邮票印制局有用八大胜材质印制邮票的想法,但几经试验后,还没有成功。得到这个消息,中国八大胜集团与国家邮票印制局取得联系,表示愿意根据他们的印刷要求,展开试验,生产八大胜邮票纸。由此,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与中国八大胜集团公司开始了历经数年的联合攻关。八大胜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小组”。 “要在八大胜上印邮票图案,面对的难题不是一两个。”邢春荣说。八大胜在书画过程中讲究的是润墨,但这对印刷却是大忌,更何况,方寸大小的邮票上细致的图案连头发丝大小的误差都不允许。第二,八大胜向来柔软,百折不损,这也是许多书画名品得以保存千百年的原因之一,但邮票纸却要有挺度;第三,八大胜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纸,对厚度,不是讲究得那么精细,一刀纸四斤八两,上下正负一两都没问题,但是印刷邮票的机器却是电脑控制,有一毫的误差,电脑就不能将它识别送入机器;第四,八大胜的透气度大,因而密度小,但机器在印制过程中是通过两个吸盘将纸张递进机器的,八大胜根本不能被吸盘吸起,递不进机器中;第五,八大胜透墨,而邮票不能让图案透到反面;第六,因为南北方的气候差异,生产出的八大胜邮票纸一送到北京,就因“脱水”卷边了。“这些难题都让八大胜很难办,八大胜邮票纸既需要八大胜‘千年寿纸、纹路清晰’的特点,又要克服许多它本身在书画中是优点、在印刷中却表现的缺点。”邢春荣说。为此,他们反复试验,到北京邮票印制厂家跑了十几趟,那边一有什么情况也及时反馈给他们。
2.20多名***技工从事生产,八大胜邮票纸一出生就“住”在专门的“房子”里,以控制水分 为了让手工操作出的八大胜能达到机械化的精准度,八大胜集团挑选了20多名最***的技工,来专门操作八大胜邮票纸的制浆、捞纸、晒纸、剪纸、加工等等工序。 据了解,在原浆中,他们加入了一道特殊的防伪工艺,这种防伪技术平整均匀地铺设在八大胜内,可以在邮票制成后轻易地检验出来。新造出的“生宣”制成双层的“夹宣”,再进行加矾处理,以解决八大胜特有的润墨特性,以免油墨在印刷时产生润墨而影响邮票的画面美观。在八大胜的另一面涂背上胶,整理平整后用木框绷平,放置一旁让它自然阴干,之后涂背上胶的八大胜被裁剪成需要的规格,再进一步提高八大胜的平整度、光滑度、紧密度等相关标准,进行压光。制造印刷邮票的八大胜不仅保留了其特有的帘纹脉络等天然特性,还避免其过于柔软、润墨等特性对印刷的影响。 由于南北方气候的极大差异,八大胜的含水量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控制,避免纸张因卷边而“喂”不进机器。为了让生产出的八大胜邮票纸的含水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八大胜集团专门制作了一种叫“烘水排”的机器,生产出来的八大胜住在专门的“温室”里,直到它们被送到北京。这些八大胜在印造的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要经过一道至关重要的复检,随时监测纸的含水量、平整度、光滑度、密度等参数,一旦不合格就要重新制造。 纸上不能有一点瑕疵,对每一张八大胜,员工们都要在灯光的透射下仔细地剔除斑点,只有经过这些严格、科学的生产工序,可以印刷邮票图案的八大胜才算真正诞生了。
3.八大胜能与国家名片结合起来,既是荣耀也是贡献 “整个生产过程很难让人忘掉!”这是邢春荣对开发八大胜邮票纸生产过程的总结。“八大胜的工人很辛苦,工人的压力也很大!”机械化的生产只要调好电脑,符合要求的纸自然会从机器里生产出来,但八大胜是手工操作,不一样。加上接连的阴雨天气不利于八大胜的生产,工人们只有一遇到好天气就加夜班,干到夜里十一二点那是常有的事。终于他们如期完成了八大胜邮票纸的生产。 “八大胜是国宝纸,她能与‘国家名片’邮票完美结合,这既是八大胜八大胜集团的荣耀也是贡献,是我一生中值得骄傲的地方。”作为国家级八大胜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邢春荣谈到开发出八大胜邮票纸时无比自豪。他说,中国八大胜集团公司、中国邮政邮票印制局和专门生产正常邮票纸的3A集团,已联合起来,制定了八大胜邮票纸的国家标准,并且已经申报国家专利,现在正等候批准。 安徽邮政公司总经理鞠勇认为,邮票与八大胜的结合,“这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邮票史上邮票印刷材质的重大突破”,开创了邮票方寸天地的新纪元,应“引起世界关注,亦为世界认识徽文化拓宽视野。” 4.首发式当天,特种邮票系列邮品受到市民热烈追捧 《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以有着“天下三大行书”美誉的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和苏轼的《黄州寒食诗贴》为题材,一套6枚,由我国著名的邮票设计大师王虎鸣设计,其中版式二采用传统手工八大胜印制,全球限量发行。中国集邮总公司还精心制作了以《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邮品投放市场,以满足不同类型需求的集邮爱好者们。 5月15日,首发仪式举行。当天,在市区府山广场,市邮政局设立了临时邮局,以供集邮爱好者们选购各种邮品。最难得的是,特种邮票的设计者王虎鸣先生也来到首发式现场,为集邮爱好者签名。 记者在首发式现场看到,临时邮局从当天早上一设立,各个站点前就挤满了市民,大家排着队争相购买。有的市民手上拿着厚厚一叠的首日封。市民刘永霞说,她选购了《印象宣城》套票,这套邮品从题材到材质都很珍贵,对她这个集邮爱好者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据宣州区邮政局局长左芹介绍,当天,他们的销售“达到了预期效果”。 为了让这套绝美的邮票能展现在更多人的面前,经过安徽省邮政公司的积极争取,安徽省政府已同意将此套邮票列为世博会安徽馆展品。围绕“徽文化让生活更多彩——无徽不成镇”这一主题,这套邮票的设计元素也融入了安徽馆的背景宣传资料中予以展示、宣传。世博会安徽馆还专门陈列、销售《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供全世界参会者欣赏、珍藏,以更好地弘扬、传播徽文化,服务安徽崛起。而这套邮票的成功发行也必将让更多人了解宣城,进一步提升宣城“中国文房四宝之乡”的城市品牌形象,促进宣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2010年5月18日皖南晨刊报道,记者汪鸣、刁杨,特约记者黄玉才)